|
融水苗族自治县建置沿革0 o5 F! r8 D4 W8 Q+ M$ b; z
& S, o) K1 I; d# |% X1 ]7 W' H' R8 Z6 I. U9 ~9 c3 j
古为百越地。" Y+ D( p4 y& O
秦为琳州峒。& g6 j1 l& f0 U6 f" j8 R
秦末汉初至前汉,汉武帝元鼎五年(公元前112年)为南越地。0 | v) J6 V6 {$ b3 ^
汉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为潭中县,以潭水得名,为建县之始,属郁林郡。
+ j- Y y' Z/ M" K1 b# L新莽为中潭县
: _0 S* k8 X$ c' a, P后汉、三国、吴因之。
+ _5 T; n5 u/ Z& t, Q c% k- p晋仍因之为潭中县,属桂林郡,为县首。7 ~+ V8 Z/ [2 U3 n M$ O- B, a
南朝宋仍为潭中县。5 g+ x6 p& j9 E2 y3 U$ Q3 l/ u
梁大同元年(535年)子县兼设东宁州治。
1 L( G9 U& _+ N, ?: W* M陈仍为东宁州,齐熙郡、齐熙县。: ~) z& D; I; Z+ T6 u2 l
隋初撤齐熙郡,仍为齐熙县。隋开皇十八年(598年)撤东宁州,改为融州,并撤齐熙县改为义熙县,属融州辖,大业二年(606年)又撤融州,以义熙县归始安郡辖。
& ?. N5 ^0 c" @, G唐武德四年(621年)复置融州,下辖义熙、临牌、黄水、安修4县。
- h' ?: D) [; h& N; l% m武德六年(623年)改义熙县为融水县,为得名融水之始,天宝元年(742年)改为融水郡。乾元元年复为融州。: Q" H* R# @; {0 C# b; u' d
宋至道三年(公元997年)称融州融水郡,崇宁初于此置清远军节度,大观元年(公元1107年)置下都督府于此。5 c4 i$ K. V9 Z
元置安抚司于此。至元十六年(公元1279年)置融州路。二十二年(公元1285年)降为散州。* U# x, I" e% ^4 r
明洪武二年(1339年)撤融水县并入融州,名称不变。十年(1377年)降为县(称融县)
, n4 u2 Z9 q) E8 T# m) {- T: P清至民国融县名称不变属柳州府。( @7 m, {5 b+ L& ^3 I. z/ c3 K
1952年以融县中区为主成立大苗山苗族自治区(县级)。1955年改称大苗山苗族自治县。1966年改称融水苗族自治县。
; T: d Y: t# {" Y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