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水好门户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QQ登录

搜索
查看: 14120|回复: 42

忆往昔:一组老照片带你探秘融水苗族吊脚楼的演变过程

   关闭 [复制链接]

网站编辑

发表于 2018-3-13 16:52:1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广西

      承 载 山 乡 情 愁 的 木 构 家 园——本土摄影家蒋建雄镜头下的融水苗族民居吊脚楼。

        在中国的民居建筑家族中,木结构吊脚楼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地位。在广西、贵州、湖南等地的山区,它是苗、壮、侗、瑶、土家等少数民族安身立命之所,是赖以生存、繁衍后代,延续民族历史的根基。吊脚木楼凝聚着少数民族群众与大自然抗争的智慧和力量,散发出民族风俗的气息,刻画了民族文化特色的印记。融水苗族民居吊脚楼依山而建,临水而立,讲究坐向,只要条件允许都选择避北风和西晒的位置搭建,并在四周植树种竹,营造适宜小环境。吊脚楼通常分二层或三层,上层存放粮食、种子,中层住人,下层圈养牲畜家禽和存放农具杂物。住人的一层,旁有木梯与上层和下层相接,并设有悬空(宽约 1 米)的走廊作为通道。中间为堂屋,两侧隔为二三小间,作为卧室或厨房。房间宽敞明亮,门窗左右对称。中堂有大门,门设两扇,两边各开一窗。堂屋外的悬空走廊安装有独特的 S 型曲栏靠椅“美人靠”,苗语叫“嘎息”。这是因为姑娘们常在此挑花刺绣,向外展示风姿而得名。其实,“嘎息”还是一家人劳动过后休息小憩,纳凉观景,唱歌聊天的多功能凉台。由于底层架空,且各层有厚实木板相隔,二三层通风,清爽,被现代建筑学家誉为最具生态的建筑方式。木楼群之间,一般设有活动场地,可开展芦笙踩堂、听歌、斗马、球类等活动。苗族的图腾——芦笙柱矗立其中。柱身雕龙画凤,柱顶的鸟儿朝向东方,寓意他们的先辈来自东方,象征着吉祥、神圣,表达了苗族同胞不忘祖先,祈盼幸福、平安的理念。

        传统的吊脚楼,梁、柱、墙壁、地板等全部用杉木作原料,屋顶覆盖的也是杉树皮。吊脚楼的建造过程全不用钉卯,柱凿榫孔穿梁连接成房架,梁挖槽镶板成壁,整个建筑浑然一体,重力分布均匀,牢固稳当且具有一定柔韧性。屋檐、挑梁雕龙画凤或刻划各种动物、花草图案。木楼的许多立柱往往选用四五十年甚至上百年的杉木。苗家火堂设在中层厨房内,火烟的熏染使梁柱壁板呈古铜色,如同给本来就不易虫蛀的杉木建筑涂布了防腐剂,使木楼能经受上百年的考验。在杆洞乡的杆洞村,有一个古老的木楼群,其间百年老屋比比皆是,还有 200 年甚至近 300 年的吊脚楼。一幢有近 300 年历史的老楼占地 40 多平方米,上下两层,已明显倾斜,柱子几尽腐朽,榫头、榫眼已损蚀,只能勉强搭挂在一起;楼板磨出了深槽,踩上去吱吱作响,四壁木板间透亮。让人称奇的是,一姓贺老伯一家三口依然在此地居住。据苗族群众说,这座木楼还能支撑数十年。

        苗家吊脚楼其关键和特色在于“脚”。山区地形高低不平,选择长短不同的杉木做柱脚,最能顺其自然。当然,裸露在风雨中的柱脚历经岁月也难免老化变质。聪明的苗族同胞将它支立在石墙、护坡或石块、石墩上,看起来让人悬心,实木楼因吊脚的柱子不牢而垮下来的。

        但是,吊脚楼潜藏着火灾隐患,一旦发生火灾,将火烧连营,很难抢救。为此,苗族群众积累起很强的安全意识,十分重视消防工作,在苗寨中建蓄水池、消防栓,有组织的进行轮流值班巡视,发现火情及时扑救。多年来,上级政府和当地政府大力资助,进行木楼防火改造,并已取得初步成效。

      1994年2月10日(正月初一),融水县安太乡元宝村,小伙伴们用锅灰涂抹化妆,唱着风趣的歌谣,走遍全村木楼,讨肉、讨酒,赖粑粑,然后聚会共同分享。
70d572c262e152913c04bf6df6b0947a.jpg

      1995,融水县安太乡小桑村下寨,梯田中的吊脚楼。
d3929738fb172341f34a3b2ba0617d99.jpg

      1996年11月6日,融水县洞头乡,傍水的村落与水车群相依,获得水利之便。
58d0257f4ad7cd74811563541124ee76.jpg

      1997年10月2日,融水县安太乡小桑村,梯田中的吊脚楼。
6513327bede4b3a4ca381e8135a6daf6.jpg

      1998,融水县大年乡高僚村,农具。
1d5babecd929094c4126041d3503b6f5.jpg

      1998,融水县大年乡高僚村,煮猪潲。
041958c7e6853e5ebdcfbff3367c9cfc.jpg

      1998,融水县红水乡黄奈村,村卫生室。
6143b1cf6ef2efc228737554f74b3d55.jpg

      1998,融水县红水乡黄奈村,晒楼兼谷仓。
9753fd7e0ccb086d054486985e00f8c7.jpg

      1998,融水县红水乡尧良村,木楼上晒稻谷。
f5e20853734287b862f423d5f85b7e23.jpg

c2ffada68a3500a6f89e481521a1bf13.jpg
      1998,融水县红水乡振民村,吊脚楼群过于密集,发生火灾救援困难。

650693af8f7363e353788f56c926f8bb.jpg
      1998,融水县红水乡振民村,众多的杉木立柱支撑着老木楼 。

53a95837307607af1218c44176db12c0.jpg
      1998,融水县红水乡芝东村,在吊脚楼晒布。

7644ba1caaa48b601207db0666aac6d7.jpg
      1998,融水县红水乡芝东村,在木楼居所旁见缝插针在当阳处建禾浪(禾晾)。

d4201c4f9be1f55e84b62db5813bfe6a.jpg
      1999年,融水县安太乡林东村培科村,吊脚楼之间的芦笙柱,这是苗族群众的图腾。

b76a03fe046c2f0fa75b4bce9f11cab2.jpg
      1999,融水县安太乡林洞村,传统吊脚楼屋顶使用杉木树皮,保温隔热效果好。

f0048cccc13f1e1914be876eb24aece7.jpg
      1999,融水县安太乡林洞村培科屯,吊脚楼的基座,支持着立柱,预防它因受潮腐朽。

ee4b4d38ad935960b7a8652066bffa62.jpg
      1999,融水县安太乡林洞村培科屯,吊脚楼因地制宜,顺应地形而矗立。

7d358e88efb4e92e44416d46762331b6.jpg
      1999、春节,安太乡,苗族群众进行篮球比赛。

0fc40e8701b85e6844f6dcdd567f98f7.jpg
      1999年2月17日(正月初二),融水县四荣乡荣塘村河边屯,吹奏芦笙迎接前来赠送新婚喜礼的宾客。

d6314b6d9241279a890e398a5e52c34e.jpg
      2000年,融水县杆洞乡尧告村大寨屯,木工作坊通常安排在吊脚楼的下层。

2b2b1369af4dfd5a8d5d0a327b9dc9f4.jpg
      2000,融水县杆洞乡尧告村江边屯,这栋百年传统老木楼上层飘出,以防强盗攀爬上来。

a36259607c623ce0bb81c39ad026e24f.jpg
      2000,融水县杆洞乡尧告村田边屯,吊脚楼下的骑楼通道。

1b78626ec19e0d22a471e0164cfd19d2.jpg
      2000,融水县杆洞乡尧告村田边屯,吊脚楼下的骑楼通道。

b1009e2e9bf0820978a9f39d159a468a.jpg
      2000,融水县杆洞乡尧告村田边屯,山泉水通过竹水槽流进家家户户。

cc66bc2af4283655e8c7952b763d6f24.jpg
      2000,融水县杆洞乡尧告村田边屯,尧告村小学设置在木楼里。

c141803ae77e9af5f06f56fd5d248c25.jpg
      2000,融水县杆洞乡尧告村田边屯。

89a0a452bbeb8f7a7ca81fcf776624ec.jpg
      2000,融水县杆洞乡尧告村田边屯的早晨。

32470a22245917ff49e09275228c2810.jpg
      2000年2月8日(正月初四),融水县四荣乡荣塘村河边屯,几十户的屯的芦笙队在芦笙坪进行踩堂活动。

1ec31c636464afbc95995ec91e2d86dd.jpg
      2001,春节,融水县四荣乡荣塘村、翁牛屯。

1d9fc8ddba0cf4b38df7a29623d58add.jpg
      2001,融水县四荣乡荣塘村,传授、交流织布技术。

7413a18b9da303a427e2ce0e3f1164cf.jpg
      2001,融水县四荣乡荣塘村,河边屯,一座翠竹、绿树环抱的木楼。

8e237c0b783115c30171aace22f531a4.jpg
      2002,融水县安陲乡吉曼村,进行了装饰的吊脚楼。

b0196b0b6597458df2251a7baf779a00.jpg
      2002,融水县安陲乡吉曼村,老人听苗歌。

c271822c0ce222a590261abf1c2152d9.jpg
2002,融水县安陲乡吉曼村,木楼内景一角。

d455a10b7c7b632b5c7a7243ab20b6f8.jpg
      2002,融水县安陲乡吉曼村,农资、百货、小食品商店。

daf6d2feda686c599d52ce4e4f0a2b80.jpg
2002,融水县安太乡小桑村,吊脚楼建在岩石上。

991711b10f915bd83764a5a449bca0b5.jpg
2002,融水县安太乡小桑村,吊脚楼建在岩石上。

c3bd4d4e823a3d4ba6670fb6447991dc.jpg
      2002,融水县杆洞乡白秀村,大家动手引来山泉水从水箱流向吊脚楼的家家户户,利益共享(这个装置我取名为分水器)。

95adf58f3a65f588952cdffcb11a5572.jpg
      2002,融水县杆洞乡白秀村,木楼下捶布,这是生产苗布的一道工序。

fd9af0c90fb870fc39ca2f9b910d03e6.jpg
2002,融水县杆洞乡杆洞村,300多年木楼的柱脚。

11a096b523283f7f30c784b5e7c1f9f1.jpg
      2002,融水县杆洞乡杆洞村,这座300多年的吊脚楼离村寨较远,躲过毁灭性的火灾而“独善其身”。

55352d66a712313156f4d5380abea09e.jpg
2002,融水县杆洞乡杆洞村避邪的“泰山石敢当”。

5c5aff7ea249c18f98b2ea76cbfb124e.jpg
2002,融水县杆洞乡高培村,吊脚楼下有供聊天的长凳。

0d6b20117dcca23a0d44c82911e767b7.jpg
2002,融水县杆洞乡高培村,覆盖木楼群的村委会广播喇叭。

eaa926e129874a44bf151a934c0d1fc9.jpg
2002,融水县杆洞乡仔鸭村,木楼谷仓。

9e02ff3a6edd49a1d136e7aab33bcb7a.jpg
      2003,融水县安太乡培秀村,吊脚楼底层关养猪、牛等牲畜。

baafb144690fc0c2bb18eecb48d5b6a7.jpg
2003,融水县安太乡小桑村,石上人家。

baac8117c5a0f744382636e414be8e1e.jpg
      2003,融水县杆洞乡尧告村田边屯韦耀方家,母亲蒸糯米饭。

ce6a6a302af3b9719b7bee60c566c5d0.jpg
2004,春节,融水县杆洞乡杆洞村,木楼间的苗歌会。

0d42b7aaca053db679c5ed336fe3153c.jpg
2004,融水县杆洞乡杆洞村,以吊脚楼建筑方式修建的门楼。

a74ad9f9edec71835569a67b9577aaae.jpg
2004,融水县杆洞乡杆洞村,预防火灾的消防水池。

6c43a384d793cb6602b1a60067e60349.jpg
2004,融水县杆洞乡尧告村,姑娘的闺房。

5d5e6d7d3109a977d954b22f95c7e469.jpg
2008,融水县安太乡林洞村,木楼群中的神台。

75efa591ec13bf320c84953338466037.jpg
2008,融水县安太乡培秀村,深山雪霁。

8bfaa0de1962db565185c9bc35c9687b.jpg

e293452edf059c261009df12ab05d86c.jpg

      2008,融水县杆洞乡尧告村尧告村田边屯,韦耀忠新建木楼,师傅用木锤把房梁从柱桐的榫眼打过去,梁和柱形成的框架非常牢固。

3ace1417ae4683edafdc81e3966718b6.jpg
      2009,融水县杆洞乡尧告村田边屯,传统村落、木结构的山寨。

0ee2b75aa5a3a14708aeb0c98b41e4a3.jpg
      2009,融水县杆洞乡尧告村田边屯,村民巡寨,各屯均建立了轮流值班巡寨制度,落实防火防盗措施。

7af10e79b9909b36c6df4d0046820ef3.jpg
      2009、融水县杆洞乡尧告村田边屯,鳏夫梁玉才家厨房。

d5baa67930880fe0626c623e3a59995a.jpg
      2011,融水县杆洞乡尧告村田边屯,梁排妈的家。

dc23f5ffae0651eafed6ce681e91a3f3.jpg
      2015,春节,融水县杆洞乡尧告村,在木楼中的球场宴请小河村打同年的宾客。

7943cfcf9777f4733165564c480440da.jpg
      2016,融水县杆洞乡尧告村田边屯,木结构吊脚楼的村寨已面目全非,即将被砖混结构建筑代替。

e2818812d3ec34bb11b4e670eff91ff2.jpg
      2017,春节,融水县杆洞乡尧告村,韦朝关新开的淘宝网店,外销当地土特产。

6681a2f78b2eb67390081295b58606d9.jpg

        生于柳州长于柳州的本土摄影家蒋建雄,是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先后就职于柳州铁路局和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长期专注于专题纪实摄影,拍摄有摩托车、铁路民工、蒸汽机车厂修、百味生活、白裤瑶、融水苗族民居吊脚楼及尧告村等专题。

      有3 组(幅)摄影作品获中国摄协举办的国内、国际影展优秀奖、入选奖:3 组(幅)作品入展中国美术馆,4组题摄影作品分别入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50 周年大型展览《辉煌的历程》等 4 个大型影展。

      10 多组(幅)摄影作品在《大众摄影》等专业报刊和杂志上发表。2001 年,被中国摄影家协会授予“德艺双馨优秀会员”称号;被评为 2016 年季度“最美柳州人”,2016 年柳州“公民榜样”。2017 年广西“公民楷模十大新闻人物”。

      本期《柳州风物》,辑选蒋建雄 20 多年醉心苗族民居吊脚楼而收获的影像资料。透过片断式的定格,不难看出,表层化木结构建筑艺,蕴含着丰富的民俗事象。幅幅帧帧,再现着社会的衍进和山乡民生的改善。刊出后,祈望引起社会各界对山乡苗家更多的关注和支持,让苗乡发展得更快,让苗族民众生活更加美好。         


原文来源: 津门网
原文作者:蒋建雄/罗国信

评分

参与人数 2 +2 金币 +1 收起 理由
+ 1 很给力!
mrman + 1 + 1 很给力!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8-3-13 17:32:06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西
很有纪念意义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3-13 18:04:40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西
我一张不落地从头到底看完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3-13 18:10:49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西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3-13 18:36:21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西
时光一去永不回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3-13 18:37:56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西
当所有的村寨都是砖混结构房的时候,来参观旅游的人会越来越少,因为到处都一样了。最落后或最原始的东西才是吸引游客目光的东西。我们可以改造房屋的内部,但绝不能改造木屋的外貌,像贵州肇兴侗寨的木楼房屋建设可以值得融水学学,它的砖房屋外面都贴上木板,远看以为全是木板木头做,其实里面就是砖墙。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3-13 19:23:07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西
以前真的穷的叮当响。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3-13 19:33:14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西
楼主发彩色的图片更美丽呀!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大苗山治自县我爱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3-13 20:15:24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西
谢谢楼主,记录贫困时期的苗民,现在生活好了,这种房子估计全部拆完了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3-13 20:24:58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西
真是刚好遇见你 发表于 2018-3-13 18:37
当所有的村寨都是砖混结构房的时候,来参观旅游的人会越来越少,因为到处都一样了。最落后或最原始的东西才 ...

对,对,你讲得对!今年春节你去肇兴侗寨玩了吗?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QQ登录

QQ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扫码下载“融水好门户”手机APP

扫码关注“融水好门户”微信公众号

关于融好 | 法律声明 | 联系我们 | 诚聘英才 | 站务帮助 | 小黑屋|手机客户端


站务联系: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  广告合作: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  客服编辑1: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  客服编辑2: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桂公网安备 45022502000002号   |   工信部备案号:桂ICP备18009806号-3   |   国际联网备案号:45020202020054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