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域旅游”聚集融水系列坡会之一:打同年
打同年 结情谊 展乡愁
2 月 25 日,融水苗族自治县芦笙协会共计 300 余人与到白云乡瑶口村竹口屯,与当地村民举行“打同年”联谊活动。芦笙协会成员来自县内各乡镇村屯各民族人员,一般常驻县城工作或务工。竹口屯有 180 余户 700 多人,为壮、苗、侗等民族杂居村屯。
据了解,“打同年”整个活动过程一般两夜三天,先后举行“迎同年、打同年(结同年)、送同年”三个重要仪式,包括进寨仪式、芦笙联欢、结交仪式、联欢晚会、百家宴、送别仪式等。双方通过吹芦笙、跳芦笙舞、对歌等多种民族传统方式联欢,增进友谊,共促社会和谐。
▲2018年2月25日,广西融水苗族自治县白云乡瑶口村,客方芦笙队在吹芦笙跳踩堂舞。
融水苗族自治县的传统民俗“打同年”也是系列坡会中访亲交友的隆重仪式,当地俗称“打老庚”,双方互称“同年”,意为交朋友、结兄弟、走亲戚。“打同年”是苗族流传数百年的大型民族传统联谊活动,大多在农历正月期间举行。双方约定,一方向对方发出邀请,另一方则每家派出代表组成“打同年”队伍,由族老带队,吹着芦笙到主方村寨拜年。后来逐渐演化为苗、瑶、侗等少数民族村寨之间联欢的活动,现在已发展成增进各族群众团结和谐共处的一种交流活动。
▲2018年2月25日,广西融水苗族自治县白云乡瑶口村,主方芦笙队吹着芦笙引领客人走进村子。
▲2018年2月25日,广西融水苗族自治县白云乡瑶口村,主方在村子前给客方敬酒迎客进寨。
▲2018年2月25日,广西融水苗族自治县白云乡瑶口村,客方芦笙队在吹笙跳舞。
▲2018年2月25日,广西融水苗族自治县白云乡瑶口村,客方芦笙队在吹笙跳舞。
▲2018年2月25日,广西融水苗族自治县白云乡瑶口村,客方芦笙队走进村子前同主方对歌。
▲2018年2月25日,广西融水苗族自治县白云乡瑶口村,芦笙队在吹笙跳舞。
“打同年”作为国家级“非遗”名录中的融水苗族系列坡会亮丽的民俗文化名片之一,每年吸引数百万名国内外游客慕名前来。 2017年11月的第十七届中国•融水苗族芦笙斗马节期间,融水苗族还与东盟少数民族“打同年”,邀请泰国、老挝、印尼等11个国家的少数民族、留学生参与,国内外“同年”欢聚一堂,促进中国和东盟国家民族文化交流。
▲2018年2月25日,广西融水苗族自治县白云乡瑶口村,主方村寨老少列队夹道欢迎客方芦笙队进村。
▲2018年2月25日,广西融水苗族自治县白云乡瑶口村,主方村寨老少列队夹道欢迎客方芦笙队进村。
▲2018年2月25日,广西融水苗族自治县白云乡瑶口村,主方侗族姑娘何凯林(左一)在野餐时端菜招待客人。
▲2018年2月25日,广西融水苗族自治县白云乡瑶口村,主方芦笙队吹着芦笙。
▲2018年2月25日,广西融水苗族自治县白云乡瑶口村,主方芦笙队在吹笙跳舞。
▲2018年2月25日,广西融水苗族自治县白云乡瑶口村,主方侗族姑娘何凯林(前)领着客人走过河边回家作客。
“全域旅游”是旅游产业的全景化、全覆盖,是资源优化、空间有序、产品丰富、产业发达的科学的系统旅游。要求全社会参与,全民参与旅游业,通过消除城乡二元结构,实现城乡一体化,全面推动产业建设和经济提升。2017年融水完成全域旅游发展规划,发展模式为:整合全县旅游、产业、社会和城镇等资源,以元宝山、融水县城、贝江和融江的发展作为聚集核、辐射核引领全县全域旅游发展,以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为抓手,带动“双创并举,百节驱动”的融水发展模式,让全域旅游渗透至融水旅游发展每个细节,引领融水全域旅游建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