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66岁的梁桂秋是融水县香粉乡雨卜村卜令苗寨人,也是全县唯一一个仍在制作腊染的民间艺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蜡染,是我国民族民间传统防染印花技术之一,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
上山采伐蓝草,为制作蓝靛作准备。腊和染料来自大山中的枫树和蓝草,一幅腊染通常要经过点蜡、染色、过胶、去蜡和冲洗等多道工序。
把蓝草放进蓝桶里制作蓝靛。染色需要历经4道工序半个月时间,每道工序三四天时间,每天要进行三至四次染、漂、洗、晾,其间还要熬制牛胶,用牛胶浸染腊染。
用竹签蘸腊在白布点腊做腊染图案。一尺见方的布料,光是点腊就要三四天时间。
捞起蓝靛。由于制作劳动成本过大,曾一度在苗族同胞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腊染,近年来开始经渐渐退出人们的视线。
对一幅腊染进行第一次染色。从小就学习苗族女工的梁桂秋,栽靛植棉、纺纱织布、画蜡挑绣、浸染剪裁无一样不精通,其腊染技艺在苗山更是出类拔萃。
对一幅腊染进行再一次染色。
晾晒经过多次染色后的腊染。
晾晒的腊染,浅色的为第一次染色,深色的已经多次染色。
对一幅腊染过胶。
晾洒一批刚过胶后的腊染
老人和几名姑娘在精细漂洗腊染去腊。作为大苗山“腊染”技艺的守望者,梁桂秋在默默地传承着苗族蜡染技艺。(来源:秀美融水风情苗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