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街”街边有历史 # o- Q$ K3 p* Y; D f t8 H
' a% ]9 N' l- s- d
“花街”旧称演讲亭路,“花街”因为……是融水老百姓喊成名的,你莫看这条街名不怎样,却蕴藏着融水悠久的历史文化,还是融水古时候的重要军事设施呢!
0 _7 N+ j% h* f* k) K2 c融水镇红色村村民欧阳丹谷(生于清光绪十年,卒年不详)曾在其诗集《融州百韵集》中收进了一首题为“将台”的诗: 0 X, b: W D, h
将台自古将军声,废址犹存武穆名;
1 z) i# O) Q" }耀武正宜非偃武,因何三载不练兵。
5 ^& Q7 c, V# s8 p清融县志亦载“将台在西门外,清远军节度使岳飞建”。 ( b$ F1 B/ h. U* A1 V* ^) j: I
将台,又称点将台,其作用大致有二:一是平时将官操演兵士的指挥台;二是将官点兵遣将和举行出征仪式的誓师台。 . t$ l5 s6 f1 v. C
将台位于“花街”中段,高约1.5米,长约12米,宽约10米,坐北朝南,东西两面建有石级,为遮风挡雨,清康熙年间,在将台上建立一个亭子,称演武亭。
; W/ K2 b7 I$ W3 N: m2 U: ?将台前为演武场,又称校兵场,占地面积包括现在的大广场、会展中心。
9 q5 f. z# X( s8 O- h7 I( q那么,岳飞(字鹏举,谥号武穆)这个大名鼎鼎的抗金英雄又是怎样与融水这个祖国边陲的穷乡僻壤扯上关系的呢?要弄清这个问题还是从岳飞授清远军节度使说起—— ( q) T1 B! X2 c, S: |
据岳飞《年表》记载“绍兴四年(1134)岳飞自江州北上,大败刘豫,收复六郡,因功授清远军节度使。”
* E1 o7 F+ X& H: g4 n清远军在宋朝是个地名,亦是军额名,所谓军额名,即比“州”的格局高一级,称节度州,节度州设立后,不挂州名而挂军额名,如节度州苏州,其军额名为平江军,而节度州鄂州,其军额名为武昌军等——清远军则为节度州融州的军额名,所以在融州设立清远军后,融州不再称“融州”,只称“清远军”。至今老君洞北面石壁上仍有“融州”、“清远军”几个壁窠大字,其意思就是说融水在宋朝时既设立过融州,也设立过清远军。
+ T0 X+ [% b9 L4 v$ i O岳飞曾任清远军节度使是史有所记,无庸置疑,至于岳飞是否到过融水任职?将台又是否是岳飞所建呢?这两个话题不属此文范畴,笔者另有所记。 8 I2 O* v9 K e: n5 l$ b* [, \/ d. D
清康熙十九年(1680)以后,融水的军务已由永宁营(今永福寿城)暑理,将台、演武场也就失去其军事作用。
! a! T8 l3 H9 o$ x. g4 c1 x8 Q民国31年(1942),融县政府在演武场举办了融县首届体育运动会,自此以后,演武场改称公共体育场,解放后人们直接称为体育场。 + S0 O) b, C/ O v# I
1990年,县建设部门为建设街道,把将台(包括演讲亭)拆除。 # s8 \4 ?5 Q0 y# K* x8 A# s
2008年,县人民政府规划建设民族广场和会展中心,将体育场迁往他处。
j9 l2 T/ }: T+ P* S* k"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