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融水古镇文化研究会 于 2019-4-1 01:32 编辑
) x: |/ `; m9 _
' B& r, J1 F" L+ @! U$ n; e6 Z“窦尔顽”再卖萌:北大教授王迅接受来自故乡融水的聘书 1 n4 ^) n7 l# x3 O" i% F5 \
【简讯】“窦尔顽”再卖萌:北大教授王迅接受来自故乡融水的聘书(有视频)* O5 S8 V* u* C8 e: h5 Q
- K! U: }7 v# H+ K# \, m
& _, v3 `8 o5 Q4 i w/ h8 i# F
! w4 V- p1 o# W4 q' J# d 【本会消息】北大教授王迅(网络红人窦尔顽)2014年10月28日在其北大寓所接待了融水古镇文化研究会会长胡年祈先生,并接受了胡会长递交的融水古镇文化研究会顾问聘书。 n9 ]* @* ?6 t1 D/ p9 P, Y
- V1 ]3 y: D5 A' a
2013年10月28日在融水古镇文化研究会第一次代表大会上已经正式通过聘请王迅教授担任顾问的决定。通过网络联系,王教授早已欣然走马上任了。恰好在一年后的同一天,终于把聘书递交到顾问手上,似乎隐喻着我们和王教授之间的不解之缘。 6 @+ t+ B& ~. R% e8 l, Y
胡会长说:有您指导,我们古镇文化研究会的工作就更有信心了。请您当顾问,我们是想借您的大手推动融水古镇文化的复兴,请您为家乡文化建设出一份力。但这份聘书,恐怕是你头衔最小级别最低的职务,真是大材小用了。
: g7 `4 N2 L) ?+ `
王教授接过聘书,举过头顶,用他独特的窦尔顽式的风格又萌了一把。他用夸张的语调和表情说道:非常荣幸!这是我平生第一次接到来自家乡的聘书,非常珍贵。别说是大材小用,也别说是最小的职位。我是融水人,亲情最重,感情最重,家乡最重!我过去为家乡做的太少了,非常惭愧。现在国家非常重视继承传统文化,融水古镇文化研究正当其时,融水历史文化遗产挖掘整理和宣传推广工作是一出大戏,我们要演好这一部大戏,让她释放出时代需要的正能量!
3 Y) A4 T/ K8 V0 O6 }4 @
王教授既由衷又诙谐的窦式回应,让胡会长在一旁忍俊不禁。
$ ~6 ~; K2 y: B- Y- R
随后,胡会长就老君洞古碑石刻研究项目进展情况,向王教授作了具体汇报。
" T7 o2 r2 P( Z F. y9 N
这一重点研究项目在县委宣传部、县文体局和自治区博物馆、县博物馆支持下,在王迅教授以及著名石刻艺术家清华大学胡擎元教授、广西桂学会潘琦会长指导下,已经基本完成第一期搜集整理工作目标。第二第三期的发掘研究复原工作,任重而道远。 # k8 m4 k6 r, \8 p3 Q4 s- _
王教授表示自己非常乐意参与这一工作。如果需要,他还可以请到最权威的古碑专家协同进行。
- F+ g9 F( q: Y r. \8 A
6 k' z, W1 [% [6 { 【链接:王迅教授与融水的情缘】 王迅教授父亲是水东上寺村黄巷屯人,民国时期出外求学从军。王迅在北京出生长大,是新中国第一个考古学博士,北大考古系教授,青铜器专家,网络红人,北大考古论坛总版主。 / P6 \6 N0 @0 r9 ]2 ^3 ^, O
王迅数十年神游故里,与家乡亲戚偶有书信往来,直到一九九一年四十多岁时在圆明园观看融水文工团的民族风情演出,才第一次看到和认识融水家乡人。次年受文艺界朋友邀请回融寻根访友,从此与家乡文艺界人士一直保持联系。关于王迅与融水的故事,胡年祈先生将撰文《北大教授王迅的故里情缘》予以介绍。
5 Y Q9 q# W j5 a
百度一下“北大教授王迅”“窦尔顽”,即可看到王迅的经典桥段。#163# 7 f0 ~; H: |, a" ] s
(一闻摄影报道)
0 @' F' R4 t; }: T6 _5 `1 U0 S7 v& a% g$ ^) m+ S
5 C% b' U2 x( P0 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