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飞逝,柳州市中医医院与融水县中医医院,建立紧密型医联体已有十个月,融水分院在医疗服务能力、员工的整体精神面貌上,有了脱胎换骨的转变,近日,市中医医院在原有11名常驻专家的基础上,又下派了4名专家常驻融水分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他们在岗位上为苗山群众服务的风采。
身为常务副院长、骨伤科学科带头人韦怀籍来到融水分院的任务不仅仅是提升骨伤科的医疗技术水平,他希望在柳州总院院长易平领携下的院领导班子的指导下、在融水分院院长陈剑的直接领导下,与总院下派专家及融水分院全体职工齐心努力,通过医联体使得百姓在二甲医院享受三甲医院专家的服务,通过医共体建设使得百姓在乡镇一级医院能够得到二甲医院专家的服务。
融水分院目前拥有优美的环境、合理的医疗硬件条件,所谓“人心齐、泰山移”,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尽快提升医务人员的整体诊治水平,为苗山老百姓的健康护航。
康复医学科专家韦思雪来到融水分院的第一周,指导合并“医护技”联合查房、规范康复医嘱的开具、培养治疗师编写康复病例。
她来到分院开展工作的目的即是通过“传、帮、带”切实有效的提升科室的服务能力,使科室能独立的、正常的、规范化的运行。她说,要让这个科室尽快的成长起来,就需要我们相互努力,共同进步。下周起我将每周开展小讲课并以测验的形式验收成效,虽然老百姓对我们这个科室已经很满意了,但是我们需要做得更好。
专家唐成感受到骨伤科目前的诊疗技术在医联体成立后得到稳步提升,手术量同期比翻倍增长,但是中医传统的针刀、中药的使用等这些中医药治疗方式逐渐被忽略,他在融水分院开展工作期间将引导骨伤科医护人员发挥中医药人的优势、突出中医药特色,把融水分院骨伤科市级重点中医专科的名号发挥得更好。
刘朝业因刚出夜班,小编无法采集到他的工作风采,他在电话中告诉我们,要把肾病科的患者治疗方案更规范化,从柳州总院“搬”来的慢性病管理方式或许可以给患者带来一定的帮助。
柳州专家与骨伤科医务人员查房 柳州市中医医院与融水县中医医院建立紧密型医联体是促进“三二一”融合联动发展、惠泽广大少数民族百姓的大事。覆盖市县乡、三级联动的紧密型医联体组建后,促进医联体建设经验模式在医共体的下沉,实现各层级医联体一体化融合、立体式管理、全方位发展。
融水分院的医院综合能力得到不断提升,目前有15名专家进驻融水县中医医院,涉及心病科、骨伤科、放射科、妇产科、麻醉科、康复医学科、肾病科、口腔科等科室。
以外科为首的科室开展了多项新技术,全院多学科开展了中医的扶阳罐中医外治、督脉灸,体检科的红外热成像仪检查。手术方面开展了骨伤科的肩关节置换术、经通道下椎体内固定术,心病科的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外科腹腔镜下的各种手术,妇产科腹腔镜及宫腔镜各类妇科手术,口腔科的种植牙,麻醉科的喉罩全麻、无痛支气管镜检查,创面修复科的人工真皮移植术、原位再生疗法等等。同时医技科室放射科将医院所引进的德国西门子32排64层螺旋CT发挥最大功能,成功开展了CTA技术,泌尿系CTU,全身各组织多平面重建(MPR),全景牙等多项新技术,为医院的影像技术和诊断水平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提升,为临床与患者提供更优质、更高效的服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