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水苗族自治县元宝山南麓的四荣乡有一个侗族聚居村屯——荣地村,数百年的建村史,至今,依然保留着浓郁的侗族人文习俗。因地处元宝山腹地,海拔高,云雾时常缭绕于村寨,所以又有“云端古寨 农耕家园”的美称。
走进荣地村的大屯,映入眼帘的是矗立在侗寨中心位置的芦笙坪,作为侗寨文化重要的体现形式,这个多耶广场周围亭台楼榭,民族村寨寨门、风雨廊、侗寨鼓楼、旅游公厕、停车场、观光步道等设施齐全,宛如置身深山古寨。
据村民介绍,之前树立的木制芦笙柱年代久远,风吹雨淋显得十分斑驳,广场所处的位置之前是一个面积不大的废弃菜地,周围也都是泥巴坑,就连每次村里遇上重要的节庆或者祭祀活动,除了芦笙队员能站在场地上面,其他的村民也只能在远处的山坡上观看。
现在呈现这个多耶广场巨变的,是去年脱贫攻坚开展和“美丽柳州”乡村建设综合示范村建设后,在多方力量的努力下筹措资金,打造的荣地村观赏游乐小游园和重要的文化传承基地,比起之前的斑驳,它的面积整整扩大了2倍。
“以前我们这里条件是比较差,是政府帮我们弄的,蛮好的。”荣地村村民 潘祖林告诉记者。
在综合考虑自身优势和实际后,荣地村确定了大力打造“旅游+产业”发展模式和扶贫先扶志,全力激发贫困户内生动力的“双管齐下”的展模式。截至目前,荣地村共整合各项资金8000多万元,打造出了一个极具民族特色的小村落。荣地村村民 潘春梅满含希冀的说,希望村里以乡村旅游景点服务来迎接游客,通过旅游,希望群众以后生活越来越好。
此外,荣地村还通过激发贫困户内生动力,积极引导贫困户根据自身的条件发展符合实际农业产业、外出务工,扩大收入来源。2019年,荣地村共有140户开展了养牛、养马、养鸡鸭、特色水稻、养竹鼠、禾花鲤、油荼等种养产业,发放产业补助金75万元。您要是来到荣地村,这里的土货一定能让您流连忘返。
第一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第一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全国百佳旅游目的地、自治区“四星级”旅游乡村、柳州十大美丽乡村、柳州、第二批中共党史教育基地、柳州美丽乡村综合示范点、柳州“百佳村屯”……所有的这些,无一不是荣地村民努力的结果。
融水县乡村办专职副主任徐秋华介绍说,荣地村可以说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昔日的破旧村落,变成了今天生态环境优美、民族风情浓郁、旅游设施齐全的山村。正因为如此,荣地村成为了一个以美丽乡村建设推动脱贫攻坚、推动乡村振兴、推动古村落保护和文化传承的典型。
2019年是荣地村整村脱贫的时间节点,通过近几年的脱贫攻坚,荣地村的村容村貌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群众的收入、特别是困难群体的收入都有了显著提高,这些变化极大激发了荣地村干部群众想干事、谋发展的动力。融水县四荣乡荣地村 村党总支部书记 潘以福表示,村里将依托龙女沟景区的辐射,继续发展乡村旅游,带领群众走致富路,把乡村振兴建设得更加完美。
聚元宝山精华,汲贝江水灵气,山清水秀、云程万里、木楼梯田、相映成趣……在党的各项扶贫政策落实下,各级干部群众努力奋斗下,荣地村山美、水美、乡村美的愿景已经呈现,未来,她将以新的农村、新的生活、气象万千的壮美画卷,敞开胸怀,喜迎八方来客!
决胜脱贫攻坚,推动乡村振兴
责任编辑:白秀花 责任校对:徐秋华
责任监制:张耀华
图文来源:FM102.9柳州综合广播 长按二维码识别关注我们
扫一扫 关注融水县乡村办
电 话:0772-513017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