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8日,从航拍融水苗族自治县粤桂扶贫协作产业园区的图像可以看到,该产业园区建设已经初现雏形。时下正值项目工程施工黄金季节,工地建设正如火如荼的进行中。
▲ 粤桂扶贫协作产业园区航拍图
融水县工业管理委员会办公室主任周仕源介绍到,粤桂扶贫协作产业园目前签约企业为15家,投产企业10家,建成未投产企业1家,在建企业4家。正在做园区规划调整及2019年建设项目的前期工作,继续做好征地扩园、园区建设、招商引资和企业服务等相关工作,争取早日建成扶贫协作产业园,助推融水脱贫。整个扶贫协作产业园的建成,能容纳1万多人就业,可以解决易地扶贫搬迁到县城的贫困户劳动力就业,使扶贫协作产业园变成脱贫致富的摇篮。
▲ 粤桂扶贫协作产业园区航拍图
据悉,粤桂扶贫协作产业园于2017年12月15日启动,按照“融水所需,廉江所能”的思路,打造以竹木加工、农副产品加工为主的劳动密集型企业的产业园,规划面积2000亩。截止目前,产业园大门已建成,园区1-3#厂房建设已完成,总积10728平方米。5#、6#厂房正在建设中,预计年底可完工。园区道路、污水处理厂、供水等项目正在加紧建设中,为增强扶贫协作产业园产业聚集效应提供基础保障。
▲ 2017年12月15日,扶贫协作产业园开工仪式
▲ 已建成的粤桂扶贫协作产业园区大门
随着粤桂扶贫协作产业园项目开工建设,融水工业产业优化升级,加快“一区三园”基础设施及环保配套建设,打造循环生态型工业园区,促进了工业聚集和产业聚集。依托粤桂扶贫协作产业园项目,加强与竹木及农产品精深加工企业的对接和引进。目前已有32家中小企业报名进驻康田工业园区,其中5家竹木加工企业已正式签约入驻,投资额约3.2亿元。
▲ 建设中的粤桂扶贫协作产业园一角
围绕全面推动工业经济转型升级、提质增效要坚持创新、融合、特色、绿色发展的原则,融水不断营造有利于创新发展的体制机制和环境氛围,坚持融合、特色及绿色发展,形成具有融水特色的新兴产业体系,以更高层次实现产业可持续发展和资源效益最大化。2018年1至11月,全县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完成68.02亿元,同比增长14.80%,预计全年完成83.5亿元,增长17.9%。竹木加工、农副产品加工(含制糖)、电力、化工、建材五大行业完成总产值67.78亿元,增长14.81%,占全县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99.64%,五大行业呈现四增一降的态势。
▲ 企业充足的原材料
▲ 融水某企业生态木材加流水线
今年,融水已编制定了生态工业重大项目表,召开了全县生态工业高质量发展大会,对新增上规、产值上台阶、纳税贡献突出的工业企业进行嘉奖,营造了“无农不稳、无工不强、无商不富”的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的生态发展氛围。在全县生态工业重点工作领导小组的基础上加强成立了生态工业高质量发展工作领导小组,由县委书记、县长直接任领导小组组长。融水县还制定了县领导联系帮扶企业制度,每位县领导负责联系帮扶1-2家企业,帮助协调解决生产经营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使企业能够开足马力生产,为全县生态工业经济实现稳增长提供组织保障。
▲ 融水某企业板材加工大型设备
▲ 工人熟练的操作专业设备
▲ 生态板材
下一步,融水以柳州打造万亿工业强市行动计划为引领,努力实现融水县生态工业高质、快速发展。至2020年,全县工业总产值达到120亿元,年均增长15%,规上工业总产值达到115亿元,年均增长15%,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0%,规模以上企业达到60家。至2025年,全县工业总产值达到240亿元,年均增长15%,规上工业总产值达到230亿元,年均增长15%,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0%,规模以上企业增加到85家,年均新增5家。(文/欧阳宇鹏 图/韦鼎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