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老师 和他的四个学生 蹲守在深山深处 守护者祖国未来的花朵
今年52岁的梁忠林是融水杆洞乡归朝教学点唯一的老师。2013年以前梁忠林老师在杆洞乡中心校任校长,在得知没有人愿意到老家归朝屯当老师后,他立即向学校申请,回去支教。
在这里,他既是老师、又是班主任、还是校长。
教学点有4个学生,年纪稍大的是10岁,年级稍小的是8岁,都是留守儿童。每天早上7点半梁老师开始上课,到下午3点半下课,每天6节课。每节课梁老师会分时段分别给低年级和高年级的孩子上课。
融水杆洞乡归朝教学点
“九山半水半分田”是融水县杆洞乡高培村归朝屯的真实写照,屯里设有一个教学点。里面只有一个老师和四个学生,是杆洞乡最偏远、条件最艰苦的一个教学点。人们把它称为“麻雀学”、“袖珍学校”。
教学环境大大改善
说起这里的教学环境,梁老师说,现在比以前好多了,在2012年以前,这个教学点还是一间茅草房。瓦是用竹子做的,墙是用木板镶的,冬天的时候非常的冷,到处吹风。后来,教育局和乡政府各出了一万块钱,屯里的村民义务投工投劳,终于把这里的教室做好了。还是校长。
归朝屯海拔在1300百米左右,这里是“九山半水半分田”恶劣环境的真实写照。屯里距离乡政府35公里,是杆洞乡最后通公路的村屯。交通不便,导致村民的生活水平难以提高,教学点发展缓慢。
梁老师介绍说,之所以一直保留着这个教学点,也是因为屯里通往外面的路又窄又难走。加上这些孩子的父母亲一般都外出务工,没有人接送,所以这个点也没办法拆并。
教学点交通十分不便
爱心企业代表为孩子们送上新书包
地处深山,少与外界接触,让这些苗家孩子们保留下了原生态的民族文化。封闭久了,他们也渴望走出大山。学校成为了孩子们走出大山的桥梁,梁老师说,他愿意在这里坚守,为孩子们“铺出”一条走出大山的路。
电视台工作人员为孩子们捐赠爱心物品并合影
(来源:柳州综合广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