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融水古镇文化研究会 于 2014-5-24 23:17 编辑
+ L0 C: L7 j: @" b4 J9 ]+ ^( _) |; l' }4 |3 i
地灵人杰古融州 文/ 黄佳运 # l' {+ n$ G$ e# g, P
自汉代以来,融水一直是郡治、州治、路治、县治的所在地,建城迄今约有两千二百年历史,成为柳北地区汉文化传播中心。据《柳州地区教育志》统计,明朝科举考试,桂中地区产生进士9人,其中5人源自融州;科举制桂中地区产生了432名举人,其中143名来自融州;桂中地区第一名进士覃光佃也出于融州。唐朝柳宗元贬谪为柳州剌史时,柳州还是一个落后的越族之地。唐代是中国封建社会鼎盛期,而当时柳州百越仍处于奴隶社会末期,柳宗元在废除奴俗,解放奴婢,兴办学校,促进柳州发展中作出了大贡献。融州地处柳州北面,毗连柳州,受到柳州教育发展的影响和推动,最直接和最有力,到民国时,融县教育成效彰显,人才密集的盛况引人关注。 清朝时期来自桂林全州的融县教谕(官名,县学的教官,主管文庙祭祀)蒋励常在描写本县景点的《独秀山记》一文中说:“今融之人士,英明而秀发无异桂林。”民国融县知事刘锡蕃《岭表纪蛮》说:“融县文化在柳江、自昔有名。一河两岸,所居皆汉人,簪缨阀阅之家(指高官显宦和有功勋的世家),所在称盛。”这话肯定充分有加而并非夸张。此间百姓崇文重教,文风淳厚,学子勤学苦读,奋发竞雄,蟾宫折桂,光前裕后。自陏开科取士以来,历朝历代,出现过许多值得后人屈指细数、可圏可点的风流人物。 融州,一方地灵人杰的热土。 宋朝进士名录: 融州覃氏一门三杰 北宋开宝至庆历年间,覃光佃、覃庆元、覃昌祖孙三代皆中进士,其中覃光佃更是柳州所辖各县历史上涌现出的第一个进士,他曾与狄青并封为将军,官至特进光禄大夫上柱国。覃氏“一门三杰”的故事也被传为千古佳话。今融安县城东乡太平村境仍有覃光佃大夫墓。 覃光佃 明朝嘉靖《广西通志》称:“覃光佃,清远军融州太平乡(今融安县大乐乡太平村)人。方髫年,岐嶷异常,人以神童目之。既弱冠,充郡庠弟子员,凡子、史百家,过目成诵。”这段话说覃光佃二十岁时曾是郡庠弟子员,即是融县县学的学生。也就是说,覃光佃是融城文化培养的优秀子弟,覃氏一门三杰都是融城文化滋润的佼佼者。说明融县虽然地处边远,但县学教学水准并不输给中心州府的。 覃光佃登北宋开宝五年(972年)进士。授监察御史,忠言日进,弹劾无避权势,正论侃侃,人无间言,对失职的朝廷官员,均呈请皇帝惩办,京师称为“真御史”。当时,北敌经常犯境,他三次上谏力主抵抗,升武骑尉、雁州知州。治军严明,对沿边将士贪功妄杀及偷惰失职者,悉惩以法。后晋升都总管兼劝农使,外筹边策,内肃朝仪,甚得皇帝倚重,进阶银青光禄大夫、检校太子宾客。历官三十余载,以身徇国,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垂老乞归,共三次上疏,皇上都以词情恳切的诏书挽留他。他再以“觅骸骨”为由上疏,词情恳切,皇帝才下诏特进光禄大夫、上柱国,赐紫金鱼袋退休归乡。 其子覃庆元、孙覃昌均为宋朝进士。 覃庆元 覃光佃之子,景德进士,景德至大中祥符年间(1006——1010年)被封为御史中丞。为人稳健,遇事敢于发表意见,举朝服其公正。 覃 昌 覃光佃之孙、覃庆元之子,宋庆历进士,官至国子祭酒,退休后闭门讲学,教人读经书,著有《祭酒文集》。 明朝进士名录: 王宠 (1490——1555),字东野,水东村下龙屯人,其先人约于明成化年间自江西迁融。明朝正德丙子科进士,官国子博士并授修职郎衔。 王纳讲 融县城南下廓人。明进士,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庚戌科殿试金榜。官御史、两淮巡按。与宰相严嵩善,严嵩事败,纳讲举家逃逸,不知所终。 李芳 今和睦镇古都村人,明景泰甲戌(1454年)科进士,官封云南布政司右布政使。 李允简 字四峰(今老君洞灵寿溪边之“四峰钓矶”四字摩崖,即指李允简当年钓鱼处),明嘉靖壬午(1522)科进士,皇帝“谕祭”、“赐葬”,在明史上有传记留痕、在民国二十五年编修的《融县志》上占一席之地、被明朝著明官员、散文家归有光青睐的响当当的人物,李允简配得上明朝融县首尊。 清朝进士名录: 钟太岳 融县德里乡栗坡屯人,清嘉庆丙辰(清嘉元年、公元1796年)科进士,官山西兴县知县,才华横溢,有政声。 胡美夏 字兰堂,融水镇桥头街人,清嘉庆五年庚申恩科进士,官永宁州学正。 胡鼎传 桥头街人,道光元年辛巳恩科进士。 黄宗禄 黄宗禄水东村上寺屯人,其族约于清咸丰年间自福建迁融。黄宗禄系清光绪壬午(1882)科进士,钦命广西学院翰林院编修(五品)。 融县举人名录: 胡启龙(明朝)桥头街人,道光丁酉科举人,官礼部司务,拨怀远学正,辑邑志。 胡鼎祚(明朝)桥头街人。 路顺德(清朝) 字倯坡,融水古鼎村人,嘉庆举人,清融县志总纂。与当时广西才子郑小谷友善,其墓碑为郑所撰并书。 龙运生(清朝) 名应祥,光绪六年游泮,时年十七。光绪廿年(1894年)考取甲午科举人,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分发云南盐运使,并代理缅宁通判。民国后任武宣县知事,清廉有政声。入学后即胞兄騄甫授徒,一九一一年由武宣回,再设帐融县德里(今融安县东江乡)及融水,并任融县中学语文教师至1942凡五十年。著有融州百一诗集,惜被抄没。 李 蓁(清朝) 融水永乐乡小莫村人,生卒年不详。清雍正丙午(1726年)举人。 刘昭汉(清朝) 融县大良龙村人,清康熙时举人,官知县。 龙起仙(清朝) 字静臣,生卒年不详。融安县东起乡东皇村人。清道光廿六年(公元1846年)举人,官归顺州(今靖西县)学正。后归隐不仕,著有《乐山吟草》、《绿野堂诗集》等,今不存。 明朝清朝融县贡生名录(未全) 岁贡,明、清两代,一般每年或两三年,从府、州、县学中选送廪生升入国子监读书,因称岁贡。 明朝岁贡: 胡敏学 桥头街人,训导。 胡 巽 桥头街人,训导。 胡 震 桥头街人,教谕。 胡跃龙 桥头街人。 胡朝用 桥头街人,官麟山驿丞。 胡敏义 桥头街人,官北京仓大使。 清朝岁贡: 覃兆鵾(1872—1943),字展甫,融县中区四和乡紫佩村人。晚清拔贡。曾任融县参议会议长,又系两湖总督张之洞幕僚(官位显赫)。其书法劲健传神,为县人所推崇。《融水苗族自治县县志》有传。 欧阳丹谷 原名恺,别号半园、花隐,籍融,居县城之南郊,今新兴街是也。约生于1830年,与龙云波为同时人。清咸丰初年省试拔为贡生。无意仕途,为里授徒,筑小房额曰半园。怡情山水,自乐其乐。诗清新明畅,极少用典,雅俗共赏。著有《半园十咏》及《融州百韵》。 王之纶 融水古选村人,清乾隆乙酉(1765年)科拔贡,官恭城县教谕。 王之轲 融水古选村人,字齐川,清嘉庆辛酉(1801年)科拔贡。 胡孔宜 融水镇桥头街人,清康熙五十三年(1714年)岁贡。 胡孔谦 融水镇桥头街人,康熙五十七年,拨怀远学正。 胡贵夏 融水镇桥头街人,清嘉庆辛酉岁贡。 王之肱 融水古选村人,清嘉庆岁贡。 王之臣 融水古选村人,清嘉庆岁贡。 王之组 融水古选村人,清嘉庆间岁贡。 胡鼎凝 融水镇桥头街人,拔贡。 胡鼎瑞 融水镇桥头街人。 胡钟森 融水镇桥头街人。 龙起升 融水水东村人,清道光二年壬午(公元1822年)科府贡。 龙云波 原名凤翔,融水水东村下龙屯人,岁贡生。生于清道光十年,卒于光绪六年(1830—1880),享年五十。出贡后应举不第,奔走三楚间,入友人幕,以诗见知于世,著有一山房诗集,尚存残本。 龙騄甫(1849—1929)名骏祥,融县水东村人,清岁贡生,年廿余即患肺病,一面休养,一面设馆授徒,性清静,善养气,故能克享高年。县内知名人士多出其门。 (黄佳运 县职业中学教师 融水古镇文化研究会会员) " X" _4 t) e H$ h+ I) `
& \1 y& H% H! z" X
, w" ?6 M6 K* ~: K" F1 i
* X* X# k) N k& R2 Y' ~0 i( ~ w/ j3 Z# \1 l4 b+ P, 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