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柳州市突发事件紧急医学救援演练在融水举行
为检验各种突发事件发生时,各项紧急医学救援工作能否高速、高效、有序地进行,进一步提升市、县、乡三级紧急医学救援响应综合协调能力,10月17日,“2019年柳州市突发事件紧急医学救援暨融水苗族自治县水上救援联合演练”在融水融江举办。演练由柳州市卫生健康委员会、融水苗族自治县人民政府主办;柳州市医疗急救指挥中心、融水苗族自治县卫生健康局、融水海事处承办;融水县县委宣传部,县公安局等 13 个部门单位共同协办。柳州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卢柳屏、市卫生健康委党组书记、主任林卫、县委常委副县长张洋出席活动。
活动首先由柳州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卢柳屏作开幕讲话,她指出突发事件紧急医学救援是政府应急管理的重要内容,是卫生健康部门的一项重要职责,是卫生应急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为进一步加强全市卫生应急体系和卫生应急能力建设,她要求:一是提高认识,进一步完善市、县、乡三级医疗急救体系建设工作。二是要持续加强卫生应急队伍建设,各单位要将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和应急技能培训列为常抓不懈任务予以落实。三是加强卫生应急资源和物资保障。
随后救援联合演练正式开始,此次演练共分为第一现场和第二现场,第一现场在融水县航运码头进行,演练的科目有120指挥中心的调度与报告、多部门联合开展水岸救援、现场指挥协调、伤员检伤分类、现场急救处置、伤员转运、事件信息汇总上报等方面。演练模拟融水县融江河流域某河段,一艘载有游客的游船与江面上正在作业的船只相撞发生爆炸,多名游客落水,岸边群众发现江面异常情况后立即拨打120、119、110报警。接到报警后,县“120”指挥中心首先调派距离事发地点最近的融水镇卫生院救护车出诊,由于现场伤员较多,情况紧急,又增派县人民医院2辆救护车,县中医医院2辆救护车,县妇幼保健院1辆救护车前往增援。同时还向市卫健委和市120指挥中心请求增派市柳铁中心医院、市中医医院、市妇幼保健院各1辆救护车前往增援。救援医护人员按照标准检伤分类原则,进行第一次检伤分类,对现场伤员粘贴检伤分类卡并进行救治,现场伤情统计员使用“5G+AI”智能急救信息平台分别对伤员进行人脸面部识别,实时查询伤员健康档案数据并调取伤员健康信息,所有现场伤员处置完毕后,根据先危重伤、再重伤、后轻伤原则陆续将伤员抬上救护车,转运至县人民医院、县中医医院进一步救治。
第二现场在县中医医院进行,演练的科目是院前急救与院内急救的有效衔接、二次检伤分类及伤员分流,县域医疗机构与市级医疗联合体协作单位的无缝衔接。各救护车陆续抵达医院后,分别由出诊医师向现场指挥长报告伤者情况,现场指挥长根据伤者情况安排相关科室进行接诊,伤情信息统计员按伤员手臂上的检伤分类卡提示,迅速记录好伤者诊断、编号、性别及接收科室等信息。对于危重伤员经医院专家会诊后,认为伤情复杂,限于县级医疗技术条件,立即转送市级医院进行救治。本次突发事件应急医疗救援演练中,从事件发生时120接警、调派救援车辆、伤员现场检伤分类、伤情现场处置、伤员转运、院内救治等各环节,反应快速、组织严密、安排合理、衔接顺畅,达到预期演练效果。
最后,全体人员在融水县中医医院会议室对本次演练进行点评。柳州市应急管理专家李伟强对此次演练进行点评,他认为,此次演练案例设计科学合理,演练工作筹备紧张有序、安排得力、各个演练环节衔接紧密,能够将各项防控措施、技术规范有机地融入到每个环节,场景真实,程序流畅,是一次很好的示教性演练,起到了锻炼队伍的目的。
市卫生健康委党组书记、主任林卫对此次演练给予充分肯定,并就今后我市卫生应急工作提出以下要求:一是提高认识,进一步完善市、县、乡院前急救体系建设工作。二是要持续加强卫生应急队伍建设,各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要将事件应急处置和应急技能培训列为常抓不懈任务予以落实。三是加强卫生应急资源和物资保障。
据了解本次演练的特点主要有以下方面,一是演练伤员人数和伤情采取双盲方式,医护人员要根据现场实际情况作出正确处置;二是首次演练溺水心肺复苏抢救,着重演练溺水心肺复苏和普通心肺复苏的区别;三是伤情首次加入冻伤、低温症的现场急救演练;四是首次与海事水面救援力量及消防救援力量开展大规模水岸协同救援演练;五是首次引入5G+AI 智能急救信息系统对现场伤员进行精准识别、精准分流、精准救治。(供稿:融水县卫生健康局、作者:陈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