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族百年历史的百鸟衣
裙摆上手工绣花
融水杆洞乡百鸟衣的发源地,苗族同胞最华丽的盛装,杨洪英是广西融水苗族自治县杆洞乡杆洞苗寨苗家女,在母亲的影响下从12岁开始学习制作百鸟衣。由于精湛的百鸟衣制作技艺被柳州市评为“十佳民间艺人”。 在三十多年的百鸟衣制作实践中,杨洪英不仅向当地长辈求教,而且还在丈夫的帮助下通过互联网学习,使她的百鸟衣制作技在传承中不断创新,深受当地群众喜爱。随着当地民俗旅游业的发展,通过制作和销售百鸟衣使杨洪英一家生活得到很大改善。
画鸟
发源杆洞乡是融水百鸟衣的发源地,百鸟衣来源于苗族人对鸟的崇拜,是当地苗族同胞最华丽的盛装。
缝纫机缝制定型由于苗族没有文字,把鸟变成图案绣在衣服上,还把各种羽毛装饰在衣服的下摆。女装由花衣和羽裙组成,花衣的肩、背、袖和羽裙上均绣满花鸟草等图案,同时串上幸福果壳、六谷果和百鸟绒毛做成的绒球点缀。
镶串幸福果和六谷果吊坠因其图案繁复,且为纯手工制作,半年以上时间才能做成一套,加上幸福果9年一熟,百鸟也不易寻找,可以说苗族百鸟衣是苗族刺绣最高水品的体现,将民族刺绣工艺发挥到了极致。纯手刺绣制成的百鸟衣价值几十万元,这种华丽的盛装曾一度失传。
裁剪制作百鸟衣的苗族蓝淀面料
2月27日,在杆洞乡杆洞苗寨,杨秀英(右)和两位苗族姑娘为杨桂花(中)穿上杨洪英刚制作完成的百鸟衣,为下午举行的杆洞乡百鸟衣芦笙拉鼓节芦笙舞比赛作准备。
苗族娘杨桂花穿上杨洪英为其制作的百鸟衣与伙伴们出门赶往芦笙拉鼓节坡会现场。
苗族娘杨桂花穿上杨洪英为其制作的百鸟衣在芦笙拉鼓节坡会芦笙舞比赛上偏偏起舞。(石 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