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水好门户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QQ登录

搜索
楼主: 幽幽梦

[古镇人物] 融水古都李氏人物简述

   关闭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5-22 08:40:14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西

我大李氏家仍旧是中国姓最多的是吧
$ b2 B3 Q3 u' P7 L4 [: O1 f4 Z( o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顺飞无人机吊运,打药1914276881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5-22 12:53:36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西
得不到的从来矜贵 发表于 2017-5-22 08:40
1 S" F0 J7 M: v我大李氏家仍旧是中国姓最多的是吧
; b5 t/ O% Q# P8 P2 Q
% o9 ]3 p! U9 ]/ \0 _) z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5-22 13:33:56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西
得不到的从来矜贵 发表于 2017-5-22 08:40 " v" f4 G7 }. r1 c: g( U4 e
我大李氏家仍旧是中国姓最多的是吧

% r0 b2 A0 }, m) M% C( L( ~中国人数第一姓
% a# N$ O1 X' @' v) r) S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5-22 14:20:53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本帖最后由 幽幽梦 于 2017-5-23 09:15 编辑 , }- X4 W' F( b: `# g" w; n  T
2 m# n. j2 b4 y. ?; d* \
      清道光版《融县志》中古都李氏考中举人者名单:      成化二十二年丙午科  李廉(古都人,李芳子,官知州)+ d2 C% [- r' R$ ]2 l+ l
      宏治二年己酉科        李镛(古都人,李芳孙,推官)
  a- X: z( |) a      正德二年丁卯科        李铎(古都人,李芳孙,官知县)5 a5 B. d) C6 b  j3 z6 B. C4 e7 m
      嘉靖元年壬午科        李允简(古都人,李镛子,思州知府)
! C% r4 B0 A( w! k4 {      嘉靖十九年庚子科     李允经(古都人,李序孙,知县)
: O0 D6 z& D- z8 ]  N( ]1 I9 Z1 Z      嘉靖二十五年丙午科  李允范(古都人,李铎子,官司理)
; I0 m0 j$ x8 i; F, u5 C) _      嘉靖三十七年戊午科  李柷(古都人,李允简子,官同知)
- H2 u, p6 f; h5 m$ m                                   李文焕(古都人,李允范孙,三水知县)- w" Q% w( n/ y  e8 l
                                   李文焌(古都人,李允范孙,青城教谕)
0 f" z( F; A; w% C( e- h 举1.png $ J0 N' ?% h- s, w6 a& \
9 F4 A8 L2 w, L& r! G: |+ \# r/ W
举2.png $ w7 s+ `* \1 F) o; @

( B6 o) g1 ^" u0 s 贡0.png ! m" |# z1 C$ t
以下是钦定四库全书《广西通志》中举人名单的记载:
7 n6 O; R' J9 s, Z永乐十五年丁酉科    李郁(古都人,举人)
0 r  ^" ?# n. s" | 李郁.png * l. d3 m5 B, m) |( W2 q

6 ~! \0 {6 T' }8 L$ _* [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5-22 14:27:43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李铎,李芳孙,明正德二年考中举人,历任广东乐昌县教谕、高明县知县。7 {  j7 s# L, @7 L6 o. A7 k
      以下是清同治版广东《乐昌县志》中关于李铎任职的记载:/ S" |& a8 g3 J' B
同治《乐昌县志》卷七:李铎.png
3 Y! k0 ]8 F% k7 x+ T
( u" E; e6 G( ]- ?* Z      以下是清光绪版广东《高明县志》中关于李铎任职的记载:* M$ ^+ c) B; e$ X& P. ?
光绪《高明县志》:李鐸.jpg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5-22 14:39:02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本帖最后由 幽幽梦 于 2017-5-22 14:45 编辑
8 u- l/ k) G! M& l$ M# y: L4 ?- p' M
      李允简,字可大,李镛子,嘉靖元年举人。初任职湖北夷陵州学正,即获“行谊端处、士林矜式”的好评。4 `0 C# F5 u2 b3 i3 K/ |
以下是清同治版《东湖县志》中关于李允简的任职记录及评价:1 v0 F9 f  }" |3 V9 }3 F4 @) }
东湖县志:李允简1.jpg
: f+ m3 W" ?+ ~* w/ L
3 o3 Z: Y; {) r# i. f/ X; T0 `( w 东湖县志:李允简01.jpg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5-22 14:52:41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明嘉靖十七年,李允简升任湖南茶陵州知州,他在任上“清田赋,均里役,明科条。岁饥,约己救民,全活甚众,剧盗敛迹”,并得入州名宦祠中永享百姓香火祭祀。以下是清同治版湖南《茶陵州志》中关于李允简的记载: 同治《茶陵州志》李允简02.jpg - X. x5 t5 \# P$ y+ J& a$ x/ ]# J1 D, E
4 l* n: n9 P( \% l. w
同治《茶陵州志》李允简03.jpg % e0 r1 T) h7 [4 N8 r4 C' N
5 ]8 G" Z7 B; P2 ]
同治《茶陵州志》李允简01.jpg 1 E& m- R! k0 y+ O1 P  T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5-22 14:57:40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在茶陵州任满,李允简迁任贵州思州知府,以下是清康熙版《思州府志》中关于李允简任职的记载:3 M' X+ s2 n9 W- P: a# W
康熙《思州府志》李允简03.jpg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5-22 15:02:06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李允简在思州,既修筑了铜城府城池、还兴建了思州府望江楼。( i" K8 u) B% G0 P$ h2 O  X  J8 W
以下是《铜城府志》中关于李允简修筑城池的记载:
' U7 h5 X: l+ L- p3 d 《铜仁府志》卷三:李允简.jpg
( }$ {$ l( Y. I: v% u
1 l  }& N+ t1 O, K4 O6 C. I3 _以下是《思州府志》中关于李允简兴建望江楼的记载:
, j" _' n5 X) L/ a4 i 康熙《思州府志》李允简01.jpg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5-22 15:06:43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以下是《思州府志》中对李允简在思州府的经历记载:' L& C  M- i$ R2 N. u( u
康熙《思州府志》李允简04.jpg $ E( P: F3 y3 @% s# {1 _4 i

: g. y  }- B4 O* j 康熙《思州府志》李允简06.jpg
/ r$ A+ u% q8 J* \# }7 s1 k
- y& `- w; a5 j% }2 {0 X: C以下是钦定四库全书《明史》中对李允简的记载:
3 S( \2 E1 I" g) S1 f/ w 《明史》卷二百:李允简1.png 4 l# h( i- l' _
  }) C& H4 l# _5 D
以下是《明实录世宗实录》中关于李允简的记载:8 f9 Q' B% s6 s5 g: Z3 K
《明实录世宗实录》卷三百八十二:李允简01.png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QQ登录

QQ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扫码下载“融水好门户”手机APP

扫码关注“融水好门户”微信公众号

关于融好 | 法律声明 | 联系我们 | 诚聘英才 | 站务帮助 | 手机版|小黑屋|手机客户端


站务联系: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  广告合作: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  客服编辑1: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  客服编辑2: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桂公网安备 45022502000002号   |   工信部备案号:桂ICP备18009806号-3   |   国际联网备案号:45020202020054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