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只要上过学,就会有同学,而书读得越多越久,同学也将变得更多!
从幼儿园到初中毕业,估计会有100~150个同学这样子,而读完高中、大学,甚至是研究生的话,最少也有300个吧!
同学,这种关系也分等级的,普通的,室友级别的,闺蜜兄弟般的,生死与共的。
出了社会,见面联系的估计也不多,如果是同城的,不用掰着手指头,也能数得过来。至于关系嘛,要看是不是邻里关系,有没有共同爱好,有没有感情牵扯,有没有利益往来,基本上也就这样。
玩得好一点的三天两头在一起,吃吃喝喝。普通点的,远远见了,点个头,致个意;面对面遇着了,也就问个好,客气招乎一下,大家彼此明白就好。虽说有些同城,但没什么往来,各忙各的,几个月、一年甚至几年都没见一面。
有些同学组织同学会,也就是晒车晒房晒事业会,利益至上,完全没有了当年纯粹的同学情。我曾经参加过几次,没办法,能力、条件有限,人身伤害太大,从此隐身。没房没车没事业,没权没势没能力,我们只能独善其身,苟活人世,你走你的阳关道,我过我的独木桥。
前几年,一个同学打电话跟我借钱,据我所知,他比我还有钱,有车有产业,还有稳定的工作,怎么突然找我借钱了呢?我穷得叮当响,刚好够吃够喝,哪有余钱借,即使有几千块,那不也是准备用来应急的吗。没办法,借不了。即使有,我也不敢借。老话说:借钱时是大爷,要钱时是孙子。搞不好同学变仇人,不值得。
最让人犯难的是,同学群里有人发某同学的父或母不在了,去吊唁的请跟谁谁谁联系。到底去不去呢?不去的话那礼要不要交呢?很困惑,很纠结。纠结什么呢?其实有些同学吧,几年,十几年都没见了,没什么往来。交吧,感觉很亏,不舒服,说得难听点,有点像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不交吧,在群里让人感觉很冷漠,没人情味,心理总感觉有点什么,真的很为难。我呢,为了心安,宁愿花钱买宁静,100,200,都可以。只要不在半夜三更醒了的时候还在为这事辗转反侧,就已足够了。
当然,也有一些同学,彼此珍惜着这份同学情谊,也许是经过生活的很多洗礼,看淡了名利,看穿了人性,看透了人心,知道彼此、大家的不容易。懂得了释怀,懂得了放下,知道健康的活着就是一切的胜利。其余的都如浮云,都是虚幻,生不带来,死不带去。
不论世界如何变化,同住在融水,共饮贝江水。但愿君心似我心,茫茫人海觅知音。一壶浊酒喜相逢,半壶茶水论英雄。
愿同学之情天长地久,纯粹如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