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女如何顺利入学,安心就读,是易地搬迁群众最关心、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也是搬迁群众能否“稳得住”的关键。为保障易地扶贫搬迁群众适龄子女有学上、上好学,近年来,融水苗族自治县加快推进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配套学校义务教育新建学校建设项目,紧紧围绕“两不愁三保障”要求,切实做好教育保障各项工作,确保搬迁群众子女均能享受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
融水镇城北小学施工场地 融水镇城北小学施工场地
这几天,走进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配套学校融水镇城北小学的施工现场,可以看见校园建设园区内机械轰鸣,工人们忙碌地在在各自岗位上工作,搅拌机、升降机等机器设备轰鸣声起此彼伏,整个施工建设工作如火如荼地在进行当中。
工人在劳作
为了能尽快把前段时间停工的工期补上,大家这段时间也按照时间节点、任务计划,抢工期、赶进度,全力以赴确保城北小学建设项目高质量、高标准如期推进。
工人在劳作
广西宏泰成建筑集团有限公司现场负责人韦克杰介绍,现在项目已经完成一号教学楼的建设,计划在五月底拆除外架;二号教学楼计划是在月底的时候完成到抹灰程序,整体的项目计划在7月底到8月中旬交付给业主单位使用。
融水镇城北小学施工场地
据悉,新建的融水镇城北小学毗邻融水的双龙沟、铁坑两个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为解决安置小区内适龄儿童的入学问题,同时增加县城小学的学位,缓解县城学校大班额现象,而实施的安置点配套教育医疗设施新建项目。
按照规划,学校规模为34个班,学生人数1530人。项目用地面积16984.22平方米(约25.48亩),总建筑面积12386.7平方米,项目建设包含3栋教学综合楼面积9622.92平方米;1栋食堂面积2723.46平方米;以及门卫室面积40.32平方米。配套建设校门、挡土墙、围墙、体育运动场、道路硬化及铺装、室外给排水、供配电、绿化等附属设施以及设施设备采购。计划投资4830万元。 融水镇城北小学施工场地
“融水镇城北小学从去年10月份开始动工以来,目前的话基本上完成了主体验收总的规模是34个教学班1530个学位,建成之后主要是为了把双龙沟的易地扶贫安置点,还有铁坑易扶安置点这些建档立卡户的学生全部搬到这里就读,在2020年秋季学期投入使用之后预计有600到700个这种建档立卡户的学生到这里就读,开学规模大概在1000到1200个人左右。”融水县教育局基建股副股长覃美富说到。
融水镇城北小学施工场地
2020年以来,全县教育项目总投入14849万元(其中续建项目总投资11407万元;计划新建项目投资3442万)。续建项目主要是水东新区第一小学和融水镇城北小学。同时,把握天气时机,加快推进水东新区第一小学、融水镇城北小学、融水县中学北校区1号教学楼、民族高级中学学生宿舍楼、思源实验学校学生宿舍楼等项目建设进度,按计划完成相关基础建设,确保2020年秋季学期开学使用。努力解决县城“入学难”“大班额”“大通铺”等问题,确保义务教育保障战役任务如期完成。 融水镇城北小学施工场地
下一步,融水县将围绕消除城镇学校大班额、加强乡镇寄宿制学校和乡村小规模学校建设、推进农村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三个方面,有计划、有统筹开展工作。主抓项目重点,攻克难点。(来源:秀美融水 风情苗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