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搜到的资料,给楼主科普一下:
土拐话:平话小方言,属桂南平话。操此种方言的人自称百姓话、客话,俗称本地话等,1936年版《融县志》与1998年版《融水县志》称之为平话,1996年版《融安县志》称之为土拐(虫/另)话。分布于沿融江、柳江两岸以及古官道古官府所在地的以汉族为主的地区,共约35万人。其中融水苗族自治县的融水镇、融水乡、和睦镇、永乐乡及四荣乡和大浪乡的部分地区,融安县长安镇、浮石镇、大良镇、潭头乡、东起乡及沙子乡、泗顶镇、大将镇、大坡乡一部分村屯,约20万人;柳城县的龙头、古碧、洛崖、大埔等及柳江的沿江一带,约9万人;罗城仫佬族自治县的小长安、四把、龙岸镇,约4万人,以及宜州市的德胜镇约2万人。
由于本方区内部语音、词汇等有差异,下面做一简单介绍。 语音 主要特点:声母18至20个(含零声母),塞擦音有两套,中古全浊声母今逢塞音塞擦音一律读不送气清音。长安语音点有[?]声母,而多数语音则点没有[?]声母。韵母75至79个不等。四呼齐全,各呼所辖字与普通话出入很大,开齐合三呼与所有声母均能配合,撮口呼只与舌根音和舌尖音相配合。声调9类,古平、上、去各分阴阳,入声3类,阴入1类,阳入二分。
词汇 古语词较多,如“行”(走),“就”(依、靠),“晡”(泛指下午、傍晚)等。“厚”表“浓稠”意义。“挨” “着”表被动意义。语法不很复杂。副词、连词、量词比较简单。表示动作、情态的重叠式和词尾较为发达。人称代词用佤、你佤、他佤代表我、你、他的复数。少数修饰关系的双音词有的换用另外词语表示,如“度屐”“去荡”(玩耍)、“侬儿”(孩子)。有的语序跟普通话相反,如牛牯、鸡公、猪乸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