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融水“全域旅游”——良双“整依直”古老坡会的别样风情
2月14日,融水苗族自治县红水乡良双村举办“整依直”坡会,邻近乡村的群众汇聚一起,吹芦笙、跳踩堂、赛舞姿、访亲交友,欢度一年一度传统节日。据悉,“整依直”坡会已有300多年历史,2006年5月被国务院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据良双村洞寨苗族老人口述和红水良双“整依直序”碑文整理:清康熙三十五年(1695年),桂黔两地边境的苗族同胞居住分散,寨与寨之间相距较远,沟通不便,时常受到外族侵扰。当时良双洞寨杨姓族长杨勇为谋求苗族团结抵御外来侵扰,步行到远离大苗山几百公里的宜山(今宜州市)背来一块奇石,竖立在洞寨龙潭草坪边。接着他用竹子制作了一把只有三根管的芦笙(苗语叫“聚旅”),这把三管芦笙在桂黔苗族地区产生了广泛影响。1697年杨勇又把三管芦笙改进成六管芦笙,同年,他向桂黔两地边境的苗族寨佬发出“标尖”(一种木刻标志),通知各寨派出代表前来良双学习吹芦笙。大家围着奇石吹奏芦笙、跳芦笙舞,在奇石前立誓言:以芦笙作娱乐,推动民族和睦相处,团结一心,抵御外来侵扰。以后,每年正月初十,良双各村寨芦笙队由寨佬牵头,围着杨勇竖立的奇石绕三圈,吹三曲。“整依直”坡会就由此形成,并逐步壮大,沿袭至今。据此推断,红水良双“整依直”坡会已经有300多年历史了。
|